最新文章

網路購物日益發達,購物平台上已經是「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了,除了日常用品、生活雜貨之外,越來越多賣家也在網路平台販售虛擬的產品或提供無形的服務,像是許多超低價Windows作業系統、Disney+帳號和軟體序號。但你知道這些商品都是鑽著法律漏洞而生的嗎?那究竟又會有什麼風險呢?
點開蝦皮購物,已經可以買得到虛擬的帳號和作業系統序號。有的賣家將電腦作業系統以低於市價數十倍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卻無法提供確切來源;有些作業系統雖然宣稱合法,實際上卻是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把買到問題商品的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你有沒有想過,在這些非官方平台上取得的帳號、序號、作業系統、軟體等,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疑慮呢?
那些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商品
網路上可以買到的商品比你想像的多更多,許多虛擬的服務都深受歡迎,例如以下幾個類別:
熱門網購第一類、帳號
社群媒體:Facebook、PTT…...
影音平台:Disney+、YouTube Premium、Netflix、Spotify…...
成人網站:Pornhub…...
交友軟體:JustDating…...
遊戲平台:Nintendo Switch Online
熱門網購第二類、序號
作業系統:Microsoft Office、Windows作業系統
線上遊戲:Steam隨機遊戲、Minecraft、動物森友會......
熱門網購第三類、 代收/代儲值服務
淘寶、支付寶......
可能有問題的網購作業系統和帳號特徵
可疑一、不合理的價格
來路不明的帳號或軟體售價通常遠低於市場價格,讓人不禁懷疑,這價差是怎麼回事?
可疑二、沒有購買證明
有時候可能會有發票,但也不是官方的,沒有太大的證明作用。
可疑三、評價讓人懷疑
消費者可能會先參考網站底下的商品評價,但並不能完全相信。
例如同一個評論者,在短時間內重複留下相同內容、五顆星的評論,其真實性有待確認。
網購便宜作業系統、帳號和序號的疑慮是什麼?
疑慮一、品質沒有保障
從不明管道購買的帳號、軟體等,有些雖然標榜可先試用,但品質卻是參差不齊,帳號或序號可能買來一下子就不能使用了,就像先前防詐達人整理過Disney+相關詐騙手法,請參閱:
請參閱:漫威、迪士尼影迷看過來!Disney+也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常見Disney+詐騙手法大公開!
又或者有些作業系統的來源可能是測試版本,當這個版本測試結束,可能就會不能使用。
不只如此,有的序號也有「重複販售」的問題,部分不肖業者重複販售同一組序號給不同買家,那出問題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近期甚至出現有人販售美國帳號(p.s.美國售價更低),以賺取更多利潤,而買家卻因為地區不符無法使用。
另外,使用來路不明的帳號或軟體,可能會在出現問題時求助無門!
因為不清楚帳號的來源,萬一最初用來購買此帳號的信用卡出現問題或是被盜用的,那消費者所買到的帳號也會跟著被影響。
在發生侵權、被停權等問題時,消費者沒辦法提出官方的購買證明,是很難捍衛權利的!
請參閱:假網拍?假遊戲序號?在家消費卻被詐騙集團盯上? 宅經濟隱藏風險、詐騙手法總整理
疑慮二、資安和隱私問題
有些影音、音樂平台因為有推出較優惠的家庭方案,許多人都會揪團一起購買,金額分下來比較划算。
這些方案的運作方式大多是同方案的所有人「共用同一組帳號密碼」,若是在網路上找陌生人合購,無法控制這組帳號密碼不斷外流,那帳戶的安全性就會大有疑慮。
其實不說帳號被濫用的問題,就算是熟識的親友,我想自己的使用紀錄隨時都被其他人窺探著,這種沒有隱私的感覺本來就很討人厭吧!
疑慮三、有違法可能
很多人都怕購買到盜版的作業系統,因盜版會違反著作權法,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的問題。先前防詐達人就有說明過可能和盜版影音網站有關的詐騙手法,請參見:
請參閱:國內最大影音盜版網站遭警方查抄,你知道盜版網站跟「詐騙」有甚麼關係嗎?
那麼可能就會有人好奇,難道網路上買來的軟體難道都沒有正版嗎?有的!
雖然如此,這些「正版」軟體在使用上卻不一定符合規範。
以Microsoft Office軟體為例,就有分三個版本:「家用版」「商用版」以及「教育版」等,這些版本代表不同的「授權範圍」,要有特定的身份才能使用,價格也有所差異。
有些便宜售出的作業系統可能是來自學校統一購買,賣家再偷偷拿去販售的。假設買家並非學生或教職員生身份,卻使用這個教育版的作業系統,就很有可能被微軟認為違法並追究責任的。
更多有關作業系統或軟體來源與授權範圍的說明,可參考這篇文章和這篇文章。
防詐達人還是在這裡呼籲民眾,請透過正當的官方管道購買影音平台服務、遊戲序號以及電腦作業系統,才能享有完整的品質保證與售後服務,也能避免誤觸詐騙陷阱。無論透過什麼管道購買帳號和序號,都要永遠保持警戒。當遇到不合理的價格、值得懷疑的來源時,都不應該貿然購買,也請勿心存僥倖心態,誰知道現在買了沒事,以後是不是也平安呢?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防詐達人部落格

line上面時不時會收到親友分享的資訊,可能是一長篇自稱醫師撰寫的文章;可能是以假亂真的警示圖片,又或者是謠言新聞報導影片。類似誤導人的「食物假訊息」總是一再捲土重來,你知道怎麼分辨這些訊息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嗎?
來!首先看看這些新聞片段
網傳炸雞不能配薯條 營養師:亂講
吃泡麵會變木乃伊?營養師一次說清楚
食物假訊息(一):泡麵致癌
假訊息內容:
泡麵麵體添加很多防腐劑,吃多了會變木乃伊,還可能會禿頭。
泡麵調味包含有許多化學物質,肝臟需要花32天才能完全解毒。
另外,調味包若加入攝氏100度沸水中,味精會變質產生致癌物。
假訊息破解:
根據食藥署對食品添加物的規定,泡麵麵體是不能添加防腐劑的。
落髮大部分與內分泌失調、壓力大有關,跟泡麵引起的關聯性較低。
物質從腸道吸收後會先經過肝臟,肝臟解毒速度不太可能拖到32天。
調味料先加後加沒有太大影響!目前並沒有味精加熱到攝氏100度會轉變成致癌物質的科學佐證。
然而,泡麵營養不足,且調味包往往高鹽、高油、高熱量,
因此建議少放一點調味包,並且加入雞蛋、蔬菜、肉類讓營養均衡。
食物假訊息(二):吐司致癌
假訊息內容:
烤吐司會產生致癌物「單氯丙二醇」,光一片吐司致癌物就超標。
假訊息破解:
衛福部表示,報導中所引用的研究論文實驗樣本數過低。
相關動物實驗也無法證實單氯丙二醇的致癌危機,無法對此下定論,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食物假訊息(三):優格、水果要分開吃
假訊息內容:
優格和水果不行一起吃,嚴重甚至會造成感冒過敏。
假訊息破解:
優格配水果是非常好的食材搭配!
水果富含維生素C,可以幫助優格中的鈣質吸收;
而優格的益生菌,搭配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反而會讓優格中的有益菌發揮更好。
食物假訊息(四):螃蟹、柿子一起吃會中毒
假訊息內容: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會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
因為螃蟹與柿子都屬於寒性食物,
兩者一起吃,雙倍的寒涼易傷身,嚴重一點可能會中毒。
假訊息破解:
螃蟹與柿子同吃確實不利消化,但並非食物中毒。
柿子富含單寧酸,而螃蟹富含蛋白質,
單寧酸容易與蛋白質凝結成塊,因此同時食用不易消化,
可能因此造成腸胃不適,與食物中毒概念不同。
食物假訊息(五):香腸、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
假訊息內容:
香腸和養樂多一起食用容易致癌。
因為香腸含有「亞硝酸鹽」、「硝酸鹽」等成分,
而養樂多則含「胺類」,
兩者一起食用將會形成「亞硝酸胺」的致癌物質。
假訊息破解:
食藥署指出,香腸中的亞硝酸鹽、硝酸鹽成分主要是用來抑菌、防腐。
若依照規範用量使用,不至於造成健康危害。
即便與養樂多一起食用也不會造成影響。
但是香腸屬於加工製品,
其添加物、鈉含量通常都較高,也不建議經常食用。
關於食物的假訊息眾多,坊間甚至流傳有「食物相剋圖」。
若違反指示,不是會「中毒」就是吃了「必死無疑」。
其實大多數的食物相剋都起因於消化問題,並非真的與毒物有關!
若再度聽到這類型的傳聞,應仔細求證、詢問專業醫師,別自己嚇自己囉!
防詐達人提供即時查核功能,任何不明訊息、不明連結都可以使用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免費進行辨識!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防詐達人部落格

虛擬貨幣=詐騙?虛擬貨幣已經是未來經濟的趨勢,但相對的,和虛擬貨幣有關的詐騙案件也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看到新聞中很多被詐騙者都是因為去買虛擬貨幣,例如交友軟體詐騙、網路投資詐騙......等。詐騙集團把虛擬貨幣當作藉口,利用虛擬貨幣市場的美好藍圖來欺騙民眾、非法吸金。本文這就要來探討,究竟這些所謂的「虛擬貨幣詐騙」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又該如何辨識呢?
投資本身有風險,有些投資項目本身更是風險龐大。防詐達人部落格先前就已經談過關於網路投資的各種詐騙手法,今天就專門來談談有關「虛擬貨幣」的詐騙手法。(本文較長,可以先瀏覽大標題尋找您需要的資訊)
首先回答問題:虛擬貨幣就一定是詐騙嗎?答案是:不!
虛擬貨幣是直接在個人之間交易的貨幣,因為可以規避透過銀行而產生的交易成本而受到許多投資客的喜愛。
自2009年初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以來,虛擬貨幣就引起了眾多人的興趣;搭著這股熱潮,許多不同的虛擬貨幣也應運而生。
但由於虛擬貨幣本身的特色就是「高風險高報酬」,許多詐騙集團便利用大眾想要快速獲利、卻不太熟悉虛擬貨幣運作機制的心態,藉虛擬貨幣之名、行詐騙之實。
說到詐騙,民眾可能聯想到的另一個名詞是「資金盤」。資金盤其實本來只是指稱發生在民間、個人用個人資本來進行的投資。
但近年來詐騙案件愈發猖獗,「資金盤」的概念已被扭曲成詐騙工具。他們創造出一個不存在的虛擬貨幣,包裝這個虛假抽象的概念,用來非法吸金。
一、虛擬貨幣詐騙手法全解析
詐騙集團到底是怎麼欺騙民眾,非法吸金的呢?
虛擬貨幣詐騙手法一、吸引注意
1. 吸睛的炫富照片
在部分臉書社團中流傳的一系列帥哥美女數鈔票、超跑隨便開的誇張炫富照片,搭配上「想賺錢請加xxxLINE」的文字相當聳動,也讓民眾好奇為何這些發文者財力如此雄厚呢?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照片的構圖模式、甚至車款還會重複,顯然是有人刻意操作,為的就是要讓民眾羨慕,主動上鉤。
2. 盜用名人照片
很多網路購物的詐騙都會盜用名人照片來增加公信力,虛擬貨幣詐騙也不例外。詐騙集團會杜撰一些藝人投資虛擬貨幣後逆轉人生的案例,並且移花接木顛倒是非,目的就是要讓民眾相信這個虛擬貨幣的口碑。
3. 畫大餅、灌迷湯
透過「營收五年增加十倍」等等浮誇的口號,或甚至舉辦許多現場分享會,向民眾洗腦、說服民眾拿出資金。
這些虛擬貨幣看起來都有著超高投資報酬率,但就是太過美好、很不真實。民眾想要發大財的心理太容易被煽動時,就會失去判斷能力。
虛擬貨幣詐騙手法二、降低戒心
1. 假網站
民眾看到有網站可以參考,就很有可能會降低戒心。
詐騙集團用一個假的、看似是外國公司的網頁來包裝虛擬貨幣詐騙,加上一些籠統的資訊(例如公司簡介、願景等)以假亂真。
有的假網站則是一頁式網站(如圖),只用一張帥氣的照片、一句空泛的口號作為背景,並且要求民眾填入個資。
更多關於一頁式網站說明請參閱:
2. 假新聞、假互動留言區
也有的虛擬貨幣詐騙會偽裝成新聞頁面,並且底下附有臉書留言區(但這個留言區是假的,無法真的留言),營造出這個投資公司或是虛擬貨幣是真實存在的假象。
3. 假財務報表
在欺騙民眾上鉤的同時,詐騙集團還會提供「財務報表」以向民眾證明跟著他們投資虛擬貨幣會有的獲利,但這個所謂的財務報表可能是盜用、修改的造假報表。
如何判斷財務報表是否造假,可以參考這裡。
虛擬貨幣詐騙手法三、混淆視聽
當有民眾起疑,詢問詐騙集團這個虛擬貨幣的運作機制或更多細節時,對方不是一問三不知迴避回答,就是用許多專業術語來讓民眾搞混,講的很複雜很難懂,企圖混淆民眾視聽。
二、我是怎麼被虛擬貨幣詐騙集團盯上的?
除了受到吸引而主動聯絡詐騙集團之外,他們也可能透過以下管道找到你:
.個資外洩
如果你曾不小心在其他網站上洩漏你的個資,詐騙集團可能就能取的你的聯絡方式,進而向你推銷他們的虛擬貨幣。
請參閱 :
.交友軟體
交友軟體詐騙已經是詐騙案件的大宗,其中有許多受害民眾就是聽信了交友軟體認識人的建議,花費大筆金錢購買虛擬貨幣卻被騙光,以為找到真愛結果人財兩失。
更多交友軟體使用眉眉角角請參閱:
.親友拉你當下線
很多虛擬貨幣詐騙的模式類似傳直銷式,也就是需要不斷拓展下線,而上線能夠因此或的「人頭獎金」。若有親朋好友上當,那虛擬貨幣詐騙的魔爪就可能會伸向你。
三、怎麼識破虛擬貨幣詐騙?
如果發現虛擬貨幣投資具有以下特點之一,可能就是虛擬貨幣詐騙:
.產品還沒上市,卻急著要你拿出資金
前文提過,詐騙集團花很多時間向民眾洗腦這個虛擬貨幣是多麽的有前景,不斷鼓吹民眾盡快拿出資金投資。
解法:
不要貿然購買還未上市的產品,就連已上市的虛擬貨幣都有可能會遇到詐騙了,何況是還未上市、沒有保障的虛擬貨幣呢?
如果對方有提供虛擬貨幣公司的網址,可以先傳給防詐達人辨識;在過去一個月中,防詐達人就已經識別了超過五千次的詐騙投資網站,可以有效幫忙防堵詐騙。
.聳動標語和過高的投資報酬率
若對方告訴你這項投資是穩賺不賠、保證獲利,甚至很短時間內就可以翻倍賺,那就很可疑了。
請記住,任何投資都一定有風險,也並沒有絕對會獲利的投資,若真的那麼好賺為什麼他要告訴你 ……
解法:
稍微算一下投資報酬率,你自己都覺得不合理的話,是不是可以再思考一下是不是虛擬貨幣詐騙呢?
.不需要任何虛擬貨幣投資背景知識
號稱民眾可以不用動腦,只要將資金交給詐騙團隊處理就可以輕鬆賺錢、無痛獲利。
又或者,詐騙集團反過來洗腦民眾必須要先完成課程,購買他們提供的課程才能獲利。著名的「維卡幣詐騙案」便是詐騙集團以「線上課程包」(附上根本沒價值的虛擬貨幣)為名義,於2014-2017年間在全球非法吸金超過40億歐元。
解法:
投資前先做功課,不要被動把錢交給別人處理,有點概念也能夠避免被唬騙。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投資項目,我們都至少要先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想要投資虛擬貨幣,至少也要大概知道虛擬貨幣是什麼、在市場上是怎麼運作的吧!
台灣新聞報導也指出曾發生過虛擬貨幣詐騙案,大量投資者因為聽信詐騙集團的話術購買了並無實際價值的虛擬貨幣IBcoin,主謀一審卻被判無罪,因為法官認定現在網路發達,要查證虛擬貨幣的資訊並非難事。
由此可知,先做功課不只重要,更是必要!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1901260137.aspx
.過度拓展下線
若虛擬貨幣投資還要求會員要招募新的下線,也很有機會是詐騙。
想想看,若你所獲利的金額都是從新加入的下線那裏得到的會員費,而虛擬貨幣公司卻根本不用作為就能吸納大量的會員,這跟我們俗稱的「老鼠會」有什麼差別呢?
虛擬貨幣不一定是詐騙,但的確有很多虛擬貨幣詐騙橫行。眼睛擦亮、做足功課,切勿輕易拿出資金購買沒有把握的虛擬貨幣,才是真正的防詐之道。
查看更多防詐小撇步:防詐達人部落格